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舞阳县供电公司:为村民脱贫添动力

舞阳县供电公司:为村民脱贫添动力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薛俊峰 胡海洋

  舞阳县供电公司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以电力扶贫、驻村帮扶等为抓手,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网升了级 生活质量大提升

  “路宽了,灯亮了,家用电器多了,买东西也有超市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7月3日,是舞阳县侯集镇西莲花村赵万顺今年七十大寿,全家老小热热闹闹为其祝寿,也是他最高兴的日子。

  两层楼的小院里处处洋溢着喜庆,客厅里有一台50英寸的大彩电,一台2匹大空调,厨房里摆放着双开门电冰箱、电磁炉等电器,他的老年手机也换成了智能机。谈起电力的发展与电力部门的服务,赵万顺打开“掌上电力”,面对笔者侃侃而谈。

  赵万顺说,以前做饭都是烧柴和煤球,烟熏火燎污染环境,去年,电力部门给村里换了变压器,电压稳了,冬夏都有空调,热不着,冷不着,打开开关就能做饭,电力部门的服务也好,生活质量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西莲花村,农网改造升级的受益者,还不只赵万顺一家。西莲花村与襄城县交界,全村现有村民300多户,1300多口人,村民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一直以来,村里的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不堪重负,低电压成了村民的最揪心的问题。电压不稳,电量不足制约着村里的发展,群众的生活还停留在温饱的层面上。舞阳县供电公司落实电力扶贫政策,为村里增加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家家都添置了新的电器,村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主干道安装了优质高效的路灯,配有节能器,定点开关,村民用电、夜晚出行再也不用发愁。现在笔直的电杆,整齐、美观的电线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动力电入村 村民创业有奔头

  “电力有了保障,我们在家创业照样能挣钱。”吴德清是马村乡慕庄村村民,他和爱人在外打工时掌握了服装加工技术,今年1月,听说家里通上了动力电,陈德清和爱人回村投资10万元,办起了一个小型服装厂。

  张红霞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年前丈夫因车祸去世,还要照顾年过七旬的婆婆,来到吴德清的服装厂工作后,学到了技术,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生活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电力扶贫是助力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之一。舞阳县供电公司实施了村村通动力工程后,解决了全县所有贫困村没有动力电和动力电不足的问题。

  产业助脱贫 托起村民致富梦

  以前,我们村浇地都是用柴油机抽水灌溉,一亩地至少需要25元钱,机井通电后,浇一亩地只需5元钱。省时、省力、又省钱。孟寨镇介庄村蟠桃种植户介伟民说。

  “想致富,架线路。”过去,道路是农村致富最大的障碍,现在,电力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孟寨镇介庄村是舞阳县典型的贫困村,贫困户30多户,2018年,村里引进水蜜桃和花生种植项目,舞阳县供电公司了解到,村里浇地没有电源的情况后,及时安装100千伏安变压器两台,架设10千伏线路0.2千米,400伏线路2000多米,为蟠桃和花生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电源。

  据舞阳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王玮珀介绍,2017年至2019年,舞阳县机井通电工程共完成2326眼机井的通电工作,受益农田达 40多万亩。除了机井通电工程外,舞阳县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对电网薄弱、贫困落后地区的投资倾斜,投资1.689亿元,建设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0千伏开闭所三座,电缆5.47千米,完成新增(更换)配电变压器388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07.8千米,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421.93千米,重过载台区、低电压用户同比分别下降75.3%和95%,供电卡脖子、低电压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