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图片 > 你所不知道的重慶凌晨四五點在做什麼

你所不知道的重慶凌晨四五點在做什麼

駕駛員陳海洋4:15起床

陳渝天還沒亮就走出家門

工作中的顏靜(受訪者供圖)

維修工劉慶(受訪者供圖)

  3月10日凌晨4:50,北碚。

  初春的空氣中透著溫暖的氣息,即便戴著口罩,44歲的交通開投公交集團北部公交駕駛員陳海洋還是感受到了久違的愜意。

  凌晨5:00,北碚開往重慶西站的交通車就要出發了,陳海洋的任務,是駕車到九龍坡區十三醫院接二十幾位鐵路職工前往鐵路西客整所。這些工人,要為重慶始發的列車進行維修和檢查,任務繁重。

  同一天的凌晨5:50,李家沱。

  成都鐵路局集團公司重慶車輛段的維修工劉慶也開啟了未來24小時的忙碌,起床洗漱后一路小跑出門,他要趕上6:30從融匯小學始發的交通車,為隨時待命出發的火車進行檢修及養護。為他們開交通車的,就是陳海洋所在公司的8位駕駛員。

  8+200,這一組數字的背后,是8個人保障200多名鐵路維修工人日常工作的常態,而這一點,在防疫時期,顯得尤為重要。

  凌晨四五點以后的重慶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來解讀他們的故事。

  公交司機陳海洋 穿越四個區耗時3小時35分 為了准時送檢修人員上班

  陳海洋家住北碚區九院附近嘉陵村。這段時間,每天凌晨4:15,手機鬧鈴一響他就會准時起床。

  工作20年的他有個習慣,睡覺前,衣服會按照第二天穿衣的順序放好,“起床不好開燈,老婆上班比我晚一點,讓她多睡一會兒。”

  摸黑穿好了衣服,洗漱完畢,帶著牛奶雞蛋和頭天准備好的午餐盒,就出門了。凌晨4:40的街道空無一人。路燈下,他一人走到北碚公交車站,與同事乘坐5:00的交通車到重慶西站接車。

  凌晨不堵車,大約5:40就到了重慶西站。陳海洋拿著抹布和拖把,為車輛清潔、消毒並檢查例保,一系列工作完成下來,起碼要用半小時。

  6:20,陳海洋發動交通車准時從西站出發,前往九龍坡區十三醫院接鐵路職工。

  身為駕駛員,他要為二十幾位鐵路職工測量體溫和登記,全部記錄完畢,7:05交通車出發,途經大渡口區再開往鐵路局西客整所。7:50到達目的地,職工們下車后,陳海洋又要將車開回西站再次消毒,然后到鐵路局西客整所,等到下午17:00職工們下班,再測體溫、原路返回,到達西站乘19:00公交公司的交通車回北碚,到家時已是晚上8:00。

  從北碚區出發,經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再到九龍坡區,穿越了四個區,時間單程就花了3小時35分,但對陳海洋來說,他覺得自己的辛苦很值:“火車要安全行駛,就全靠他們了,我這點披星戴月,不算個啥。”

  公交司機陳渝 最自豪是沒有交通事故 最欣慰是女兒學會逐夢

  北部公交渝約公交發展公司駕駛員陳渝,也是為車輛段交通車開車的駕駛員。年齡36歲,駕齡就有16年,陳渝最自豪的,就是曾經開報廢過兩輛出租車:“到報廢的時候,都沒得任何交通事故。”但陳渝的夢想是開大客車。為實現夢想,2011年他辦了增駕,成為北部公交的駕駛員。

  3月10日凌晨4:10,陳渝起床了。與陳海洋不同的是,早上從西站出發后,陳渝要駕車前往李家沱南橋頭接鐵路職工,8:00左右到達九龍坡區的鐵路局西動車所,8:30原路返回西站給車輛再次消毒、清潔﹔下午16:00,從西站開往九龍坡區十三醫院接鐵路職工送往西動車所,17:30又把西動車所下班的另一批職工接回李家沱南橋頭﹔之后,20:00前開往南坪會展中心接鐵路職工,送往西客整所時已是21:00……等回到西站時已是23:00,再坐交通車回北碚。

  陳渝說,雖然很忙,但幸運的是潛移默化教會了女兒要奮斗,“雖然陪她時間少,但孩子學習很自覺,每每考試都是班上前幾名。”陳渝懂事的女兒告訴記者,她最大的心願便是“我安心在家學習,爸爸安心在外工作”。

  北動車所檢修工顏靜 每天要擰上百顆螺絲釘 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忽略

  23歲的顏靜是成都鐵路局重慶車輛段北動車所的檢修工。在檢修所,有上百位的檢修工,他們的任務,就是檢修動車。檢修工絕大多數都靠交通車出行。顏靜比較幸運,住宿舍:“如果坐交通車,凌晨5點多就要起床。”

  跟隨顏靜上動車,她從工作服裡拿出一把螺絲刀,對著車廂頂部的一顆螺絲輕輕地試了一下。“我們要百分百確認擋板安好了,所以擰螺絲,也是我的工作之一。”顏靜粗略估計,每天至少擰了百余次螺絲。

  疫情發生后,顏靜第一時間通過支付寶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去5000元,這筆錢對於工作不久的她來說,是筆不小的數字,但面對記者她卻說:“我們都是一家人,這個時候,能幫多少是多少。”

  運用車間維修工劉慶 確保火車每一個零件安全 保持上路運營的最佳狀態

  在列車的車“肚皮”下,一位戴著口罩的年輕維修工被相機定格下來:他左手拿著電筒,右手舉著工具檢修著機器。

  他是成都鐵路局集團公司重慶車輛段重慶運用車間的工人劉慶,29歲的他平時說話和和氣氣,可一旦工作起來,面部就會習慣性地嚴肅起來。

  為何會那麼嚴肅?劉慶說,“可能工作太認真,所以看上去可能就比較嚴肅。”從火車“肚皮”鑽出來,他的臉上又有了笑容,“火車日行千裡,我們要確保它的每一個零件安全。”

  3月10日凌晨5:50,劉慶從李家沱的家中起床,簡單洗漱后,6:10出門,步行10多分鐘到融匯小學,然后坐上交通車。交通車師傅劉慶喊不出名字,但他知道疫情發生后師傅們也很不容易,“還要給我們檢測體溫、登記……”

  交通車到達菜園壩時已是7:10,排隊測量體溫、吃早飯,8:00開始簽到確認上班,與頭班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接,然后就開現場生產工作會。“疫情期間的工作會全在戶外開,每人間隔1.5米以上。”

  劉慶所在的運用車間,主要修的是普通火車的機械及維護。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列車停運,很多平時跑在全國各地的列車開始回到運用車間檢修,“跑和沒跑,檢修工作一樣都不能少,我們要確保列車隨時隨地都保持上路運營的最好狀態。”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渝鳳 攝影報道

(責編:陳易、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