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舒城:特色产业让增收进入“快车道”

舒城:特色产业让增收进入“快车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着力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主导产品和产业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贫困户增收,乡村面貌美丽起来,一方百姓富裕起来。

    “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提供增收主动力

    “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未拿一分钱,城里的老板就送来鱼苗,帮助我们在生态园鱼塘养鱼,今后我家脱贫有奔头了。”看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苗溜下水,舒城县棠树乡八里贫困户赵永平喜出望外。前几年,因为老婆得了尿毒症,老赵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只能依靠打零工来维持家里生活,日子越来越捉襟见肘。

    在八里村,像老赵这样的贫困群众有很多。为了给这些贫困户拓宽增收途径,八里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联合成立了农民合作社,邀请老赵这样的贫困户入社,并利用靠近万佛湖,库汊塘口多、水面大的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拿出资金帮助贫困户购买鱼苗,并由当地另一家企业秀水渔生态园提供水塘进行养殖。每户贫困户定期在生态园帮助料理鱼苗,平时负责看护鱼塘、施肥、除草等杂货,到了年底,不仅能拿到近5000元的养殖受益分红,生态园还另外支付工资,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万元。通过养鱼这条路,八里村10户贫困户有了‘生财’之道。

    如今在附近山头俯瞰八里村,3000多亩养殖水面波光粼粼,1000多亩山茶满山青绿,村民们喜笑颜开。

    “八里村的发展给全乡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全乡各村都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因地制宜,乡引导各村建立农民合作社,划分特色产业区域。在合作社的牵头下,每个村重点培育1至2个支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让这样的‘特色产业村’越来越多。同时,对‘一村一品’发展方面规模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带头人,每年给予项目资金扶持。”棠树乡乡长赵旭说。

    “景区+园区+休闲区”挖掘致富新动能

    “我这园子里这么多鸡呀菜呀,早就被这附近的农家乐给预定了,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舒城县万佛湖镇荷花村贫困户夏美林看到自己亲手伺候的家禽蔬菜变成了一沓沓钞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荷花堰生态风情园作为万佛湖镇全域化旅游核心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闻名,每逢春暖花开,景点内游人如梭。万佛湖镇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5A景区万佛湖的辐射带动力,培育了乡村旅游新亮点。

    借助这一优势,万佛湖镇通过打造旅游就业扶贫基地的形式与荷花堰风情园合作,吸收周边贫困群众直接参与到景点建设中来,风情园每年聘用附近村民负责月季、盆栽和园区的养护,周边贫困户养殖的本地土鸡、农产品均被附近的农家乐直接收购,周边贫困户务工收入和售卖农产品能够增收万余元,增收再添新渠道。

    如今,除了荷花堰生态风情园,万佛湖镇还拓展了天龙山红色旅游、汪湾村休闲垂钓旅游等多处旅游板块,将景区、园区、休闲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景区带园区、园区促休闲、休闲带增收”的发展理念,带动带活多业态融合发展,让众多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基地+技术+就业”形成脱贫催化剂

    在舒城县张母桥镇陡河村板山生态扶贫基地,同样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连片的水芹绿意盎然,长势喜人,田梗上,菜叶碧绿、菜秆白嫩的水芹摆了长长一排。一旁的村民葛坤余一边快速捆扎水芹,一边念叨着:“收完这茬,要赶快抢种下一茬,水芹菜地已经成了我们村的‘生财宝地’了。”去冬今春,贫困户葛坤余靠着水芹赚了1万余元,全家成功脱贫出列,他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当时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发现水芹菜不但有很多的药用价值,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产量高而稳,病虫害少,是无公害食品。种植水芹菜的技术不复杂,只要具有土质松软、肥沃、有机质丰富和灌水方便、保水性能好就行,这里的水芹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以上,平均每斤可卖到四元,是很适合农村发展的‘短平快’产业。”该基地负责人吴成胜介绍。

    说到基地建设,杭埠镇贫困户柳有林更有话说,“我十多年前车祸造成肢体残疾,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办了扶贫驿站,引进了竹签生产线,建立了扶贫基地,扶贫干部教我学会了技术,我现在每天来上班,都是手工活,一月也能赚个千把块。”

    如今,选产业、强政策、闯市场、优服务的产业扶贫之路,已经让产业之根深深扎进贫困户的家园,舒城县脱贫攻坚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廖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