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祸新闻 > 把交通事故隐患消除在“上路前”

把交通事故隐患消除在“上路前”

  沈晓东近照。

  说起交警,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穿着帅气的警服在路面上指挥交通。然而在交警队伍中却有着这么一群人,发生交通事故时,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察处理,在追寻事故发生原因中,要找到隐患精准治理。他们就是事故处理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人民警察”的意义。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崇福中队民警沈晓东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事故处理民警。只不过,比别人多一步的是,沈晓东将事故处理单转化成一张张隐患排查报表和一条条精准防控举措,不断创新着交通事故防控机制。

  变被动为主动

  创新事故隐患信息研判机制

  见到沈晓东时,他刚完成24小时的值班,“昨天半夜接警2起,就睡了两个小时。”对于这位入行3年多的事故处理民警来说,这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包含了人、车、道路等因素,光是道路就涵盖了道路设施、交通设施、照明设施等,要精准分析原因可谓是千头万绪。从事事故处理3年以来,除了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起接警之余,沈晓东试图找寻事故发生共通性。

  在翻阅厚厚的一沓记录后,一个想法突然在沈晓东的脑海中冒出,为何不利用数据来进行分析,做出事故隐患信息的研判,实现精准防控呢?

  于是,一份份《崇福中队(崇福辖区)道路交通事故隐患信息研判》的报告在沈晓东的笔下出炉了。

  精准分析研判

  筑牢安全防线

  事故接警数分析、伤人事故分析、隐患分析……最新一期的报告出炉,记者在报告中看到,内容很详实,分析也到位。

  “崇福辖区内交通事故发生地点镇区道路占40%,村道占30%,320国道占20%,事故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7点到8点,下午5点至6点……”沈晓东拿着报告说,知道事故高发点和时间,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在镇区早晚高峰实行临时封闭开口等举措提高通行效率,在320国道路口用反光牌和道钉替代了警示桩降低事故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崇福中队创新举措,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将“发一防十”机制与路长制有效结合,从而把分析报告转化为宣传和治理成果,快速推动隐患快速精准治理。截至目前,通过发一防十工作机制共排查隐患630处,治理率达100%。

  此外,沈晓东和同事还主动将事故视频分享至各路长成员单位,再由路长单位向村民宣传交通安全意识,加大宣传辐射范围。“隐患整改到位后,截至目前崇骑线未发生过伤人事故。”言语间,沈晓东满满的自豪感。

  依托道路交通事故隐患信息研判报告,今年以来崇福共列出了7个重点隐患路口和3个隐患路段,先后完成了石油城改造、320国道全线隔离、店街塘路口改造等,治理乡村道路隐患400多处,共计投入约2000万元。

  事故隐患防范机制带来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崇福镇交通伤人事故同比下降89%,死亡事故同比下降54%,事故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